微量二倍稀释法—MIC的测定
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在抑菌实验中,为了评判某种药物的抗菌功效,最低抑菌浓度(MIC)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可以得到MIC值。凡能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该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技术路线
实验方法
将待检药物先以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在96孔板内进行连续稀释,每管内再加入一定量供试菌菌液,培养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与空白对照比较,以肉眼观察培养基清亮且未见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判定为该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通常每菌重复3次,求平均值。将无细菌生长的药物和菌种划线接种到新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进一步确定该药物的MIC。

96孔板稀释图例
供试菌
目前公司提供的常见供试菌有以下几种(下述菌种均可对外出售):
类型 | 名称 | 编号 | |
---|---|---|---|
1 | 细菌 |
大肠杆菌 | CMCC(B)44102 |
2 | 大肠杆菌 | ATCC25922 | |
3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CMCC(B)26003 | |
4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ATCC6538 | |
5 | 枯草杆菌 | CMCC(B)63501 | |
6 | 枯草芽孢杆菌 | ATCC6633 | |
7 | 铜绿假单胞菌 | CMCC(B)10104 | |
8 | 生孢梭菌 | CMCC(B)64941 | |
9 | 产气肠杆菌 | ATCC13048 | |
10 | 植物乳杆菌 | ACCC11095 | |
11 | 粪肠球菌 | ATCC29212 | |
12 | 真菌 |
白色念珠菌 | CMCC(F)98001 |
13 | 黑曲霉菌 | CMCC(F)98003 | |
14 | 酿酒酵母 | ATCC9763 | |
15 | 桔青霉菌 | ATCC1109 |
若客户需要进行其他供试菌的抑菌实验,请与我公司进行联系。